扶困助學、點亮未來。17日,大冶市大冶湖學校學術報告廳內(nèi)愛意融融,陣陣掌聲如潮。在大冶市陳彥珍助學基金會資助育人活動的現(xiàn)場,8名學生代表走上主席臺,雙手接過沉甸甸的助學金牌匾。
“感謝基金會的幫助,我一定會更努力讀書!”高二年級學生皮昊靈接過捐贈牌匾,眼眶里閃著微光。
這個平日里格外懂事的孩子,常年與爸爸、奶奶相依為命,拮據(jù)的家庭條件卻從未磨滅他對知識的渴望。“在我們家最難的時候,有國家資助,現(xiàn)在又收到基金會的關懷,我知道有很多人在為我們加油?!逼り混`的話語樸實卻充滿力量。同樣收到資助的,還有八年級13歲的學生石家琪。作為單親家庭的孩子,她從小就懂得體諒堅守在環(huán)衛(wèi)崗位的母親。家里還有雙胞胎弟弟和70多歲的奶奶,生活的壓力讓這個少年比同齡人更顯成熟。
“媽媽每天起早貪黑,我能做的就是好好讀書,不辜負她的付出?!笔溢魈痤^,眼神堅定地說,“這次得到資助,我心里特別溫暖。等我長大了,一定要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,讓更多人感受到人間的善意。”
活動現(xiàn)場,陳彥珍助學基金會秘書長姜彬介紹:“本次共捐資22萬元,資助對象是146名品學兼優(yōu)的困難學生。希望這份資助能幫孩子們減輕家庭負擔,讓他們能更安心地投入學習,在成長的道路上少一些顧慮、多一些底氣?!?/p>
據(jù)了解,陳彥珍助學基金會成立于2017年8月,由退休教師陳彥珍個人注資200萬元發(fā)起。8年來,基金會累計捐款195萬元,先后資助2530人次,用實際行動為困境中的孩子點亮求學之路。
被光照亮過的人,正在成為光。從高中生到清華大學學生,再到考取北京大學研究生,家境困難的胡安康一路受助。從大冶一中到清華大學,每年獲得基金會的資助。如今,胡安康“讀研”又得到了基金會支持。
武漢科技大學法學與經(jīng)濟學院原學子曉薇(化名),2017年在準備參加全國的司法考試期間患上重疾。在基金會和好心人的幫助下,曉薇戰(zhàn)勝了病魔,順利讀完大學并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?;氐郊亦l(xiāng)后,她做了一名法律工作者。
大冶市陳彥珍助學基金會會長陳冠華表示,慈善助學只有起點,沒有終點。往后的日子,基金會將積極踐行社會責任,引領更多愛心人士、愛心企業(yè)參與到慈善助學事業(yè)中來。(記者 梁堅義)
編輯:郭明磊